|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2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飲食常識] 嫩肉粉的主要成分,会危害健康吗

[複製鏈接]

154

主題

0

好友

453

積分

中學生

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郁悶
    2016-6-11 18:20
  • 簽到天數: 1 天

    [LV.1]初來乍到

    推廣值
    0
    貢獻值
    141
    金錢
    783
    威望
    453
    主題
    154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樓主
    發表於 2014-10-2 19:04:49

     说起嫩肉粉,不在食品行业或餐饮行业工作的人,会很陌生。可是,你有没有感觉到,超市里猪肉、牛肉的熟肉制品越来越红润;餐馆里,肉品的口感越来越软嫩,几乎感觉不到肉纤维,连老牛肉都不塞牙了。很多情况下,这是嫩肉粉在发挥“魔力”。


      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本质上,嫩肉粉就是木瓜蛋白酶加上点淀粉、盐之类的基料,有些还会加入亚硝酸盐。


      嫩肉粉能起到什么作用?动物的肉类都是肌肉组织,其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的作用,就是把长长的肌肉纤维蛋白质“切”成片段,这样肌肉就会变得柔嫩,而不会让嚼不动的肉丝卡在牙齿缝里。对于消费者来说,柔嫩的肉更好嚼,也比较容易消化;对于餐馆来说,把低档的肉处理之后不仅可以变嫩,而且还可以多吸点水,提高经济效益。


      以时下嫩肉粉中常用的木瓜蛋白酶为例,其加工工艺便是将未成熟的木瓜果实割口,收集其乳汁,然后通过一系列加工得到木瓜蛋白酶,再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辅助剂,即制成了嫩肉粉。据《食品添加剂手册》介绍,肉类嫩化剂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

      木瓜蛋白酶是很安全的成分,由于其本身也是一种蛋白质,在食物烹调过程中会失活因此不会产生危害。在家庭中,嫩肉粉往往是作为一种“香辛料”来使用,一般家庭也很容易买到,国家并没有专门的标准。


      嫩肉粉自然不会使得肉类的保质期延长。如何延长肉类制品的保质期?这就需要加入另一种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


      目前,很多市场上出售的嫩肉粉里都含有亚硝酸盐等添加剂,它可以起到防腐剂的作用,从而延长保质期。亚硝酸盐本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国家允许使用,但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但是市面上很多熟食店使用亚硝酸盐是凭经验,这就存在很大风险。

      专家:如何辨别加亚硝酸盐的肉制品


      怎样才能辨别什么食物添加了亚硝酸盐呢?食品专家表示,看肉煮熟后的颜色可以判断。


      食品专家指出,很多消费者看到颜色灰白的酱牛肉就没有食欲,对颜色粉红、肉质软嫩的肉类情有独钟。这是典型的消费误区。只有消费者拒绝亚硝酸盐的“美色”诱惑,选择无添加的健康食品,亚硝酸盐才会彻底消失。

      食品专家还教给大家简单辨别肉类是否含亚硝酸盐的方法:看肉做熟后的颜色。如鸡肉煮熟后应是白色或灰白色,猪肉是灰白色或浅褐色,而牛羊肉应变成浅褐色至褐色。如果煮熟后肉的颜色是深粉红色,而且这种深粉红色从里到外都一样,那一定是添加了亚硝酸盐(不一定是过量,未必不能吃)。虽然胭脂红、诱惑红等着色剂也用在肉制品染色中,但它们只能染表面,较难做到内外均一的粉红色。此外,使用亚硝酸盐较多的肉还增加了一种类似火腿的鲜味。


      吃肉太多会致癌 只因亚硝酸盐惹的祸

      台湾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表示,要少吃动物性食品,因为动物性食品会增加患癌几率。饮食中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9到10年,而生育年龄增长就会提高乳癌风险。“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有一个以五万名素食者为对象的研究报告结果,在癌症的研究上引起了很大的震撼。这个报告指出,这群人罹患癌症比例之低,相当令人惊讶。与同样年龄及性别的人相比较,各种类型的癌症在这群人的身上发生的比例,显著地减少了许多。研究报告显示他们显然可以活得较长。一个有关於加州摩门教徒的报告指出,这个团体中罹患癌症的比例,比普通人少百分之五十。摩门教徒便是以少吃肉为其特色。

      为什麼肉食者较容易得到癌症?其中一个理由或许是当动物的肉放了几天以后,它就会变成病态的青灰色。肉商为了不使他们变色,於是就在里面加入了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其他的防腐剂。这些东西使肉类呈现出鲜红邑。但是近年来却不断有报告指出,这些东西含有致癌物质。

      在田纳西国立欧克瑞则实验室专门研究癌症的威廉李金斯克博士说:“含硝酸盐的东西,连餵猫我都不用的。”

      英国与美国的科学家曾以肉食者与素食者“肠内的微生物”做个比较,而发现明显的不同。肉食者肠内所含的微生物,与消化液发生作用时,所产生的化学物品多被认为会导致癌症。这或许就能说明为什麼肠癌在以肉食为主的地区,如北美西欧等地非常普遍,而在以蔬菜为主食之地如印度则很少发生。譬如,在美国,肠癌是第二位(仅次於肺癌);苏格兰人,比英国人多吃百分之二十的牛肉,得肠癌的比例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1 06:36 , Processed in 0.01261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