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45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石漠化:美景下的脆弱生态系统

[複製鏈接]

2422

主題

129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該用戶從未簽到

推廣值
0
貢獻值
21487
金錢
21916
威望
10438
主題
2422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男生勳章 簽到勳章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文章勇士 大學生 簽到達人 教授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4-27 10:01: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macd50 於 2012-4-27 10:03 編輯

石漠化:美景下的脆弱生态系统
2012-04-25 08:33:44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地下水长流,地上渴死牛。”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七百弄”,拥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地区,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形象的道出了喀斯特地貌容易导致干旱的缺点。
尽管当地水资源丰沛,但山高弄深的特殊地形导致水资源利用困难,同时还催生了当地一种特有现象——石漠化。
吃水用水全靠老天爷
弄者,四周高峰环绕的深洼地也。“七百弄”重峦迭嶂,气势磅礴,但当我们在领略壮丽奇观的山海、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殊不知这种特殊地形正渐渐吞噬、威胁着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
攀山而上,崎岖而陡峭,山上植被稀薄,只有一些低矮的灌丛,偶尔间可见密密麻麻分布着一些裸露的石头。曾经从事地质研究的广西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副所长钟仕全告诉我们,“这就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特有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石漠化,与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退化、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

F1F6FC34693C4D87DEBBBA6E1985E8FE.jpg
左:广西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副所长钟仕全(摄影:关禺)
“喀斯特地形的特点就是石多土少,洼地多,灌木难以生存,当地农民只能依靠石头缝隙之间稀少的土质种植些旱作物(玉米、水稻),可以说当地水资源利用极为困难。”
为何在一片水资源丰沛的地带会出现用水困难?钟老师解答了我们的疑惑。“七百弄并不是没有水。该地区每年的降雨量都超过1500毫米,但这里1300多个洼地就像是1300多个‘漏斗’,不能涵养水源。因此这种山高弄深的奇特地形导致当地受天气条件影响很大,春夏易内涝,秋冬易干旱。”
正所谓“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这里吃水用水全靠老天爷,有时候长时间不下雨,别说洗漱,饮用水都没有。而前些年,石漠化更加剧了当地用水困难和生活贫困现象。
石漠化的形成是天灾?还是人祸?
钟仕全认为,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
而人为因素则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经济贫困,当地人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而且随着人口增长,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也变得频繁。例如: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岩石裸露,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退化,形成石漠化。


气候变化是否会加剧石漠化恶化
近几年,广西区气象局对于石漠化现象展开了研究。2007年,广西区气象局开展了“典型石漠化生态环境演变及适应业务开发”项目研究,目标是从气象和气候角度出发,建立石漠化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探讨我国石漠化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其与天气、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探索气象因子和石漠化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机制,并提出缓减石漠化的气象对策及其适应机制,提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气象评估综合指标,探索石漠化生态气象服务系统框架及产品标准。
该项目在确定研究区域和生态气象观测站点的基础上,制定地面考察计划和观测规范,收集整理了1980年以来广西的光、温、水等气象数据和人口、耕地面积等统计数据,收集或购买相关数据。利用TM/ETM数据,进行三个时段的石漠化空间特征提取,分析了广西石漠化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引进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并进行本地化,利用实地观测、模式模拟等手段,进行气象因子和石漠化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研究,探讨能够描述石漠化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气象评估综合指标,并提出缓减石漠化的气象对策。主要得出两个结论:
首先,不同等级石漠化区植被总盖度、分盖度、植被高度等均存在季节变化;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地质土壤、石漠化程度以及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一直在持续。灌木砍伐后,残留于土中的根茎仍然能够生长,而农作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则是毁灭性的。人类的作用表现为使非易受侵蚀体转换为易受侵蚀体;为原本不具备侵蚀条件的地区,创造侵蚀条件;并且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暴雨几率增大,促进了侵蚀因子的发展。
其次,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分析研究了近20多年来的广西石漠化变化规律。建立了石漠化程度评价分析模型,并以县市为评价单元,进行了石漠化等级综合评价,编制了广西石漠化等级综合评价图。主要结果为:
广西全区共有14个地级市,除了桂南沿海的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三个沿海城市无碳酸盐岩分布外,其他地市均有石漠化发生,涉及的县市为70个,总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占广西总国土面积的80.3%,其中碳酸盐面积占广西石漠化县市总面积的38.2%,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等级石漠化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比例分别为:7.3%、4.7%、3.9%和3.1%,潜在石漠化面积最大,重度石漠化面积最小。广西岩溶石漠化空间特征:主要分布于桂西、桂西南、桂中和桂北,在桂东地区有少量分布,整体呈西面重东面轻、北面重南面轻的特征。

AAD3DDC555D311F62C66A715BB4F1A65.jpg
广西三个时段各等级石漠化面积统计图

780E8B866891500AC81518EB51ED28F0.jpg
2005~2007年广西岩溶石漠化分布图
20世纪初的广西石漠化面积最大,1988年次之,2007年最小。其中,20世纪80年代桂西北百色市的都安县、靖西县、平果县一带石漠化比较严重;本世纪初,广西石漠化主要分布桂西地区,并有所加重,2007年左右,广西石漠化状况有所减缓,重度主要分布广西中部,西部石漠化状况有所好转,但是,中部、东部有所加重。20世纪初石漠化面积比1988年增加4.1%,2007年石漠化面积比1988年减少5.9%,说明二十世纪初
广西石漠化状况比八十年代末稍差,而目前广西石漠化现状比21世纪初有所好转,潜在石漠化面积有所增加,重度石漠化面积有所减少,表明政府对部分典型石漠化区域治理收到一定成效,但是也有部分地区出现局部石漠化增加的情况。

FEE425D2BF3CD514494238B04FDCCF66.jpg
广西岩溶石漠化等级评价统计表(单位:个)

123AB0525142B2F9C58E4178ED7DACCD.jpg
“七百弄”景区里的中度石漠化现象。(摄影:钟仕全)
因地制宜 实施综合治理的生态战略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涉及的问题复杂、时间跨度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综合治理。由于石漠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强度差异,在恢复治理时存在难易差异,所以只有科学划分石漠化等级,才能准确查清石漠化现状,因地制宜实施恢复治理工程。
对于强度石漠化地区,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人类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对石漠化的治理主要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恢复植被,并合理开发喀斯特生态旅游。对于中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采取以治理为主的生态战略,通过退耕还林、发展混农林业等措施积极治理。对于轻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采取治理为主、加强预防的生态战略,进行生态农业、庭院经济的生态综合防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保护好现有的土地和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今年2月24日,广西正式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工作方案》,坚持“积极治理,科学利用,治用结合”的方针,遵循自然规律,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生态状况,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
总体目标:到2015年,控制人为因素可能导致新增的石漠化现象,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逐步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功能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态、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具体目标:2012年争取将广西区55个县(市、区)纳入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治理岩溶面积1600平方公里。争取到2015年基本覆盖广西区有石漠化治理任务的县(市、区)。
实施范围:治理范围包括河池市、百色市、桂林市、崇左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贺州市、贵港市等9个市75个县(市、区)。2011年广西区有35个县(市、区)列入全国2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2012年广西区将争取新增20个县(市、区)左右,到2015年基本覆盖广西区规划内有治理任务的县(市、区),获得国家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的支持。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针对石漠化情况,气象部门积极采取了相关对策。一是加强石漠化治理的科学研究,弄清各地石漠化的大背景和小环境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建立为因地制宜实施石漠化治理的地质、水资源、气象条件、生物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决策和多部门共同合作开展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二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进行生态修复。对于石漠化地区,改变当地小气候环境对于适应其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改变小气候环境的
首要任务无疑就是生态修复。喀斯特山区有温度适宜、降水丰富、日照充足的优越气候条件,有利于植被的自然恢复。根据精细化局地小气候资源详查结果,选取适宜山区种植的植物种类,如经济林、生态林和中草药等,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两种植树造林的生态修复方法改善植被覆盖状况,加上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提高坡地固土保水能力。
三是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深入开展喀斯特地区洪涝暴雨气象灾害的成因与致灾机理研究,大力发展喀斯特地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理论、方法和技术,加强自然灾害监测能力,提高重大突发性气象、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准确率,逐步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喀斯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为喀斯特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奠定基础。
依托项目研究成果,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自2007年开展广西典型石漠化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制作年度广西典型石漠化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报告,作为气象决策服务产品为政府提供参考。


结语:
在山脚下,我们看到有一片阶梯型的玉米地。据当地人说,如果长时间不下雨,玉米会干旱失收;雨水一来,陡坡上的玉米被冲刷,经常成片倒伏,连下一个月雨,很多弄里就颗粒无收。因此,无论这里的瑶民如何的艰苦劳作省吃俭用,一年里仍然常常有4个月以上的缺粮期。在这样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过日子的。
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而且使当地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许多地方不得不考虑“生态移民”。
虽然示范区内的石漠化面积扩大的速度和程度得到一定缓解,但是部分地区由于人口压力仍然巨大、陡坡耕地多,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仍会以一定速度发展,石漠化面积仍在增加。钟仕全表示,“石漠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期待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背景链接】七百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七百弄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总面积达251平方公里。有海拔800---1000米的山峰5000多座,千姿百态的深洼地1300多个(当地瑶语称之为“弄”)。其特征是峰丛基座相连,山峰密集成四面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此种地形真实的记录了桂西北岩溶山区和红水河流域的演化历史和生态环境变迁史,是集美学欣赏价值和科研价值于一身的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
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仍有瑶民居住于此。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点缀于洼地底部。因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土归流,官府在该地区设团总局,局以下设七个村团,每个村团下辖100多个弄,故得名“七百弄”。
七百弄在得到合理利用开发后,形成旅游景点:密洛陀岛、古堡瑶寨、千山万弄观景亭、石国天都、天下第一弄。
它天下独秀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吸引了国内外著名的地质专家洞穴专家前来考察研究,纷纷惊叹它的美。曾有专家想在这石头上种出参天大树,种出碧绿如滴的瓜果菜蔬,一个日本专家还在弄底弄了一个实验基地,但都以失败收场。
其实,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闭塞,七百弄的风光鲜为人知,倒是因为它的极度贫穷惊动了各级政府要员甚至联合国,一拨又一拨的扶贫工作组和志愿者的到来,才使它的美丽景色逐渐为外界所了解。事实是,现在的七百弄已成为了驴友寻幽探胜的新大陆。




頭像被屏蔽

1

主題

0

好友

1498

積分

禁止發言

  • TA的每日心情

    2018-7-28 22:44
  • 簽到天數: 467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26
    威望
    1498
    主題
    1

    高中生

    沙發
    發表於 2013-10-16 07:41:1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1-25 14:40 , Processed in 0.01471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