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6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類型] 《顺明》,古代穿越,看小人物怎么在明末翻云覆雨!

[複製鏈接]

153

主題

2

好友

19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3-6-17 21:25
  • 簽到天數: 501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45
    金錢
    176
    威望
    1948
    主題
    153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中學生 文明人 簽到勳章 男生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14-4-11 09:58:22
    正文 第一章 穿越奥运会刚过,青岛第二海水浴场终于是面向游客开放,这时候正是水温最适合游泳的时节,金融押运公司上班的李孟酷爱游泳,看着天气正好,索性是和单位的领导请了一下午假,说是家中的水管需要修理。
      到了下午,直接准备好游泳的装备,直奔海水浴场,这是工作日,第二海水浴场人不多,只有几个明显是喝多了的外地游客在那里晃荡。

      李孟干脆利索的换好泳裤,做了会准备动作,朝着海里跑了过去,现在有风,海上还是有些风浪。

      这游泳的爱好,说起来还是在海边当兵的时候培养起来的,金融押运公司工作很单调,李孟的爱好也很单调,一是下海游泳,二是上网看书,其余的时间,不是工作,就是锻炼身体和例行的军事技能练习了。

      浪头不小,李孟一步步走到了齐胸深的所在,身体朝前一倾,就游了起来,这时候听见岸上的浴场喇叭在喊:

      “请海边的几位游客,不要朝着海中丢垃圾和酒瓶。”

      李孟心里面想着“真没有素质”,一边调转身体想要看个热闹,却没有想到一件黑乎乎的东西带着风声呼啸着砸了过来

      “碰!”还有半瓶子酒的酒瓶和李孟的脑门亲密接触,酒瓶顿时粉碎……

      “该死的,怎么扔这么远。”

      这是李孟最后的想法,然后就是一片黑暗,一个浪头卷过来,李孟顿时消失在海浪之中。

      海潮退去,趴在沙滩上的李孟把嘴里的沙子吐掉,脑门被突然来一下子,在部队里面学的那些搏击和格斗的技巧什么都是用不上,脑袋一晕啥也不知道了。李孟一边想着自己命好,一边从海滩上爬起来了。

      站起来的李孟突然觉得奇怪,自己不是空着手吗,怎么左手还拎着个东西,还是颇为沉重的东西,拎起来一看,却是一口铁锅,这是怎么回事?

      这么一惊,脑筋也是变得清醒了些,李孟惊讶的看到穿在自己身上的泳裤已经是不见了,现在身上套着的是身破烂的布衣,而且看起来很有古风,刚刚清醒的脑袋又是变得糊涂起来。

      突然间,李孟感觉到自己的脑海中“轰”的一声,有什么东西突然炸开,接下来就是一片空白,站在海滩上的身体又是不由自主的瘫倒了下去,在昏昏噩噩的之中,李孟感觉到脑中好像是被陌生人的思想和记忆侵入,许许多多画面和记忆在脑海中滑过……

      也就是在地上瘫倒了一会,李孟这次却是干脆利索的爬了起来,手中的铁锅朝前一丢,仰头指着天空扯着嗓子大骂:

      “贼老天,你xx的玩我吗!”

      天空自然没有什么反应,李孟破口大骂了几句,就无精打采的停下来,莫名其妙的,自己竟然是回到了明朝,托身在一个军户子弟的身上,巧合的是,他现在所在的地方也是青岛地区,他托身的这个人也叫李孟。

      这明朝的李孟属于灵山卫薛家千户所,刚才在海边熬盐的时候,突然一帮人冲出来追打,拽着铁锅慌不择路朝着海里跑去,却还是被那些人追上,一棍打倒后脑,晕倒在海中,鬼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孟居然来到了这个时代。

      这时候,应该算是两个人的记忆融合在一起,不过令李孟恼火的是,从前这个身体的主人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

      在五岁的时候,父母被海盗杀死,然后就被吓傻了,脑子一直不太好,全靠着薛家千户所的人帮忙才活下来,长大之后,田地都被千户的亲信占去了,自己则是跟着从小长大的几个伙伴在海边熬盐赚点吃饭的钱。

      李孟从前也是看过些网络小说,心说别人穿越都是穿越到有钱有势的人家,我怎么就这么倒霉,穿越到了一个二傻子的身上呢?

      晃晃脑袋,感觉到还是有些昏沉沉的,李孟踉跄着脚步走到海边照了照,长相倒是没有变化,只是黑些。活动了下身体,却发现这身体好像还是自己的,在部队里面锻炼出来的身体素质可不是这傻子能有的。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李孟苦笑着在海滩上蹦跳几下,按照从前的习惯,拉开架势打套拳活动下身体,却听到在身后有人喊道:

      “李孟,还在那里蹦达什么,快回去吧,要不牟阎王来了,非得砍了你的脑袋。”

      在记忆里面,李孟知道喊自己的人名字叫赵能,也是千户所里面的军户,比自己大个三岁,嘴上虽然厉害点,可对自己(记忆融合之后,李孟不自觉的已经是代入了,军人的适应能力就是强)真是不错,是个热心人。

      想到这里,李孟自己摇摇头,得,现在就要把自己当傻子了。

      “还在那里晃什么头啊,快走吧!”

      李孟笑着转过身,看到沙滩那边的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是那种影视剧里面的古装打扮,上身的短衣用布带系着,下面也是把裤腿挽起,比起影视剧的那些道具服装,明显是脏,旧,破了一些。

      这也是难怪,古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吃饱已经很不容易,那里会顾着什么穿着打扮。看那赵能,虽然记忆中不过是二十七八的年纪,可看长相,满脸胡茬,拿到现代去说是四十岁也有人信。

      “别发呆了,利索点!”

      那边几个人都是不耐烦的催促着,李孟叹了口气,俯身捡起了那口铁锅,笑着回答说道:

      “抱歉,抱歉,我这就过来。”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只能适应这个时代,生活下去,看看能不能生活的更好一些了……

      却没有想到赵能那几个人都是张大了嘴,好像是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李孟扭头看看身后,除了大海和滩涂,什么也没有,这些人到底在惊讶什么。

      “李孟,你不傻了吗?”

      灵山卫五千六百兵丁,也就是说有五千六百户人家,当然,这么多人家不会住在一起,都是按照千户所,百户所的划分,灵山卫防区的各处。按照李孟的判断,这灵山卫的所在,就是现代青岛市胶南县和黄岛区的位置,李孟所在的所是薛家千户所,估摸着有三四百户人家居住在这里。

      说是军户,李孟压根没有看到什么拿刀拿枪的人,都是些扛着锄头木锨干农活的农民,他倒是不怯场,最起码千户所里没有人对自己的长相和身材有什么怀疑,看起来虽然相隔几百年,两个李孟的长相和身材都是没有大差别,没准这就是穿越的原因。

      记忆融合之后,该认识的人都认识,住的地方也认识,在回来的路上聊了几句,李孟就把自己关在自己住的破房子里面发呆。

      反倒是整个薛家所有些小小的躁动,彼此都在传扬着奇闻:

      “老李家那个傻小子,在海边被人打了一棒子,变聪明了。”

      路上聊了几句。多少是知道了这个时代的一些情况,不过,无知的人最快乐这句话看起来不假,李孟现在就是郁闷无比的倒在那张破床上,如果几块破木板也能被称为床的话,望着黑黝黝的房顶发呆,穷人的生活,这次总算是有个直观的认识了,晚上照明的光源只有外面的星光和月光,灶坑里无火,油灯和蜡烛更是想都不用想。

      是明朝没错,居然是崇祯五年,好死不死的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然后可就是李自成造反,满清入关,天下大乱,死人无数了,自己才二十出头,岂不是下半辈子都安生不了。

      哀叹一声,李孟在床上打了个滚,动作太大,这床板差点被他晃塌,心想有时候,人知道太多了也不好,要是从前那傻子,没准现在已经是舒舒服服的睡大觉。

      想着想着,肚子里面一阵饥饿感传来,不过李孟却没有任何去吃东西的欲望,晚上吃的,还是赵能的老娘送过来的菜粥,那菜粥用的是麦麸和菜叶,只有一点点的面疙瘩,油花更是不要想。

      李孟在现代虽然不是什么高收入,顿顿有鱼有肉还是能保证的,吃糠咽菜,实在是吃不下去,可看着赵能他老娘的表情和语气,这菜粥还是补身体的好东西,东西不值钱,可老太太的关心和好意李孟却能感受到,千恩万谢的说了不少好话。

      倒是把赵能他娘激动的够呛,老太太抹着眼泪走的,说是老李家祖宗总算是开眼,这根独苗不傻了。

      那菜粥实在是太难吃了,可李孟在记忆里面却知道,这菜粥还不是说吃就能吃上的,还得是手头宽裕的时候才能“享受”。

      明朝末年,奸臣当道,天下大乱,自己该何去何从,是投靠哪一方,还是自己干,那些穿越的小说不都是要走这一步吗?李孟翻来覆去的想着,突然间,“咕噜”一声,肚子里面发出了悠悠的长鸣。

      这声音,让他所有的雄心壮志都是变得烟消云散,这破屋子他已经刚才翻了个底朝天,除了几个蔫萝卜什么也没有找到。

      李孟苦笑一声,翻身从床上坐起来,自言自语的说道:

      “先把自己的生活搞好,肚子吃饱,再说其他吧!!”

        待续……  
    正文 第二章 贩私盐改善生活


        “李孟,这次咱们真能赚钱?”

      在胶东的小道上,赵能一边推着独轮车,一边问着走在中间的李孟,李孟的浑身力气都是用在推独轮车上,根本不顾的回答,边上十几个人的神态倒是显得轻松些,可也是左顾右盼,显得十分紧张。

      这一行人有四五辆独轮车,剩下的都是挑着扁担,不管是车上还是扁担挑着的,都是用鼓囊囊的草袋子。

      崇祯五年夏天,登莱一带显得特别冷清,孔有德在登州作乱,掳掠官民,无恶不作,甚至有军粮不够食人的禽兽行径。登莱兵备一向松弛,被这些辽东过来的边兵打的落花流水,朝廷只能是从各处调集兵马镇压,一时间山东各地大兵调动,风声鹤唳。

      不过这种紧张的态势却也有个好处,行走在官道上的行人少得可怜,军兵都是被调去平叛,也没有什么巡查的人,李孟他们十几个人走在小路上也不用担心被人抓住。至于为什么这么紧张。

      很简单,这些军户子弟现在所做的事情是违禁犯法的勾当,贩运私盐。

      李孟被人打昏,醒来的时候手中还握着一口锅,那就是用来熬盐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离着海边这么近,就得靠着他赚点温饱钱花。

      历朝历代,盐铁茶专卖,凡是私下贩卖的都是重罪,而且这重罪的程度基本上都是砍头,绞首,就是为了保证官府专卖的利润,可是有利润的东西,必然有人要铤而走险,比如说是贩盐。

      薛家所的军户们的好田地都是被各级军官们霸占,可都是一大家人,看着那几块贫瘠的土地什么也干不了,都是想点别的出路,这煮海水熬盐就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了。

      在薛家千户所朝着南走十里路,就有一个灵山盐场,只要是你熬出盐来,盐场就会收购,一担盐,一百二十斤左右,可以卖得三钱银子。

      海水取之不竭,柴草也不缺,三钱银子贴补家用可是不少,所以军户们凡是不种地的,都是在海边煮海熬盐,李孟也是被赵能抓着熬盐,熬盐赚来的钱财多少可以贴补些生活费用。

      只是这熬盐卖给盐场也是有些风险,附近胶州就住着一名缉查私盐的巡检牟老中,这年头缉查私盐的巡检一般都是当地最大的私盐贩子,手底下纠集几百个地痞无赖,横行几县之间。

      这巡检自己贩卖私盐可以,却不允许其他人贩卖,到处的查缉抓人,抓到之后人可以罚钱敲诈,盐货也是落入自己腰包,最是有油水不过。

      其中,薛家所这些连民户都有所不如的军户,特别是熬海盐的那些,就是牟巡检最好下手的目标。

      在李孟从前那个近乎是空白的记忆里面,“牟阎王”是他畏惧的词之一,能把个傻子吓成这样,可见威风十足。薛家所几百户人家,每年熬盐不少,可大部分的银子都是落入了这个牟阎王的腰包。

      而且祸害军户人家的事情不光是这一个,赵能邻居家的姑娘,就是被这巡检糟蹋之后抱着石头投海自杀,还有后面在那里推车的陈六子,他去年去年熬盐攒了一两五钱银子,想要给自己老爹买药治病。

      结果在卖盐的半路上被牟巡检的手下抓住,说是贩盐赃款,暴打一顿之后抢夺了去,陈六子的爹没钱看病,没有几天就去了。

      说起来,这边是卫所,那边不过是小小的九品巡检,一军一民,按理说不应该害怕,只是这几十年来,在外打仗的都是募来的战兵,凡是在卫所的,都是种地出力的厢兵,脱不去军籍,说白了是半奴隶的身份。可缉查私盐的巡检,卡着油水最大的盐政,各方都是巴结,手里有钱有权,自然是威风。

      薛家所的百户和千户见到牟阎王都是客客气气,生怕自己那点贩私盐的财路被对方截断,上面都是如此,下面这些军户子弟,就更不用说了。

      李孟在晚上辗转反侧的时候,想起一件事,赵能熬盐的时候跟其他人闲聊说过,盐场收完盐之后,一部分掺上沙子当官盐卖出去,另一些盐不知道买到什么地方去。想起这件事情的李孟长了个心眼。

      在下次去盐场卖盐的时候,就旁敲侧击的打听了下,在盐场的灶户和盐丁也是苦人家,也没有什么保密的心态,十几文钱就知无不言了,原来盐场的私盐也是分成两部分流出,一部分是被牟巡检买去,还有一部分是卖给在逢猛镇的私盐贩子。

      官盐和牟巡检来买盐,一担盐一两银子,一担盐一百二十斤,逢猛镇的私盐贩子是一两五钱银子一担。

      当时听到这个价钱,李孟当时倒吸一口凉气,自己这边一担三钱银子,卖给盐场转手一卖就有一两银子的利润,而且什么都不用干,坐收差价。

      已经是完全是个现代人的李孟深受市场经济熏陶,有这么多的差价,怎么想也觉得这钱应该自己来赚,真是不知道邻居朋友们为什么不去做。

      李孟自然要过去询问,好在大家都以为他是从傻子恢复到正常人,他说的话都是认真考虑,原来薛家千户所的人不愿意直接贩运私盐去逢猛镇,是因为害怕半路上会被牟阎王抓住。

      更多人的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绝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盐场把盐卖给逢猛镇盐贩子的事情,李孟本以为自己要说服大家会很麻烦,谁知道把这个情况一说,只要把盐送到二十多里外的逢猛镇,一担盐怎么也能多赚一两银子,人人心动,谁都想要发这笔财。

      既然大家都有这个意思,那就好办多了,李孟再去灵山盐场送盐的时候,打听到一件事,莱州盐政牟巡检要在六月十三和十四两天在盐场收盐,他本身就是大私盐贩子,每次买盐都是大宗交易,所以脱不开身,要两天后才走。

      这两天的空档,正是薛家千户所贩私盐的好机会,大家都是纷纷的琢磨,这傻子确实是变聪明了,事情都是考虑的这么完备。

      既然牟阎王不在,大家都知道小路怎么走,又有厚利——对于穷苦的军户子弟来说,一担盐一两银子的利润是很大一笔钱。

      六月十二那天,赵能和陈六牵头,叫十几个平素相熟的军汉,这等煮海晒盐的活计,谁家都是存着一百二百斤盐,听说能比平时多出七八分银子的厚利,各个都是热心了起来。又去邻居那里借来了鸡公车(独轮车),有直接拿了扁担担盐。

      六月十三,十一个人早早的起床推着车挑着扁担出了门,刚走出家门的时候,大家还都是有些担惊受怕,走了半个时辰,朝后望已经看不清楚薛家千户所的房屋了,渐渐的走进树林之中。



      新书上传,拜收藏,拜推荐,拜点击

        待续……  

    正文 第三章 半路遇盐丁


        这时候大家才变得轻松起来,薛家千户所临海,到逢猛也就是三十里左右的距离,中间都是些矮坡丘陵,草木郁郁葱葱,走在其中,很是隐蔽,大家也都是把心放了下来,多走三十里路就能多赚七八钱银子。

      七八钱银子,那是多少钱,李孟的概念还有些糊涂,总是觉得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块钱,看那些影视剧里面上街买个糖葫芦不就是一两银子吗?

      来到这个时代稍微了解下才知道,这一两银子在好年景可以买一百多斤粮食,来到薛家所快要一个半月,光是见到铜钱,还没有见过哪怕一两的银子,说起来真是大额的钞票,李孟自己估算,这一两银子相当于百元大钞吧。

      心情轻松,闲话也就多了起来,一帮人都是彼此打趣,说的也是薛家所里周寡妇漂亮,还有谁家的大姑娘美貌,女人在男人之中是永远的话题。一帮人嘻嘻哈哈走着,倒也轻松惬意,还是赵能年纪大,显得老成些,开口问边上的李孟:

      “这趟到底真能赚钱吗?”

      “没问题。”

      李孟闷声闷气的回答说道,他必须全神贯注的推着鸡公车,要不然这两百多斤盐就要翻到沟里去,李孟的肩膀被绑带磨得火辣辣的生疼,估计已经是破皮出血了,李孟唯一庆幸的是,自己从前当过兵,身体还是能经得住这种重体力劳动,准确的说,应该是勉强能经受住而已,李孟几乎可以想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疼成什么模样。

      来到这个时代一个多月,每顿吃糠咽菜也能面不改色狼吞虎咽,去薛家所外收拢柴草,去海边煮海熬盐,捡点贝壳虾蟹,给渔民帮忙,李孟自觉地已经是慢慢的适应了这个时代,他和每个卫所里面的年轻人做都是一样的事情。

      如果说有些不同的话,李孟捡来的柴草不光全是送给人家换点饭吃,他捡来的贝壳虾蟹也不全是卖钱。

      每天晚上,李孟都是煮熟自己拣到的那些鱼虾,这些东西放在从前都是所谓的纯天然无污染的上等海鲜,可没有什么调料的白煮尤其是没有什么米面的干粮吃食,就这么吃,很快就会厌烦。

      不过李孟还是自己坚持吃下去,尽管每次都有要呕吐的感觉,李孟觉得自己在这个时代,必需要有好的身体,好的身体必需要有足够的锻炼和营养的摄入,这等穷苦的生活环境,能保证营养的也就是海里的这些鱼虾了,至于说是足够的锻炼,李孟每天早晚都是把当年在部队学习的,从基本的跑步,俯卧撑到军体拳和格斗刺杀的动作,反反复复的练习,务必让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在穿越时的水平上。

      今天用车推着这几百斤盐,鸡公车的独轮可不是后世的胶皮充气轮胎,而是木轮子,在土路上颠簸的很厉害,偏偏这小路也是坑坑洼洼,独轮车一颤,肩膀和手腕就是钻心一样的疼痛。

      李孟一边回答赵能的问题,一边苦笑着在心里自嘲道:

      “看小说,别人穿越都是称王称霸,我来却要为温饱打拼,这差距也太大了些。”

      正想着的时候,听到前面有个年轻人大声笑着跟陈六子说道:

      “今天要是赚了钱,回去就买斤肉,回去让俺爹娘开开荤。”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一阵哄笑,李孟也是跟着咽了口吐沫,好久没有吃肉,今天要是赚了银子,一定要买点肉犒劳犒劳自己,要买点肥的,真是馋死了。

      从出门到现在一共是走了一个半时辰,李孟估计着三个小时差不多走了八里路,主要是在丘陵的地形推车挑担行进,耽误速度。

      这些人里面赵能因为年纪大些,隐约间算是个头领,赵能停下脚步抬头看看天,又看看左右,回过头招呼了一声:

      “左边有个河沟,大家伙在这里歇歇脚,等下上路。”

      赵能刚说完,这些人都是松了口气,把车朝着路边一靠,扁担放下,都是找块干爽地方坐下来休息。

      李孟也把绑带卸下,心想总算是停下来,要是再走,这肩膀非得报废不可。

      突然间,前面不远处草丛中窜出来六七个人,朝着这边迈着大步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

      “巡检司缉拿私盐,违者格杀勿论!”

      这六七个人身上穿的衣服可是整齐崭新许多,有人带着毡帽,有人布包着头,手中拿着单刀,铁尺,李孟有些发愣,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反应最快的就是陈六子,这小子几乎是从草地上拔地而起,撒腿朝着来路就跑,其他人的动作也不慢,都和兔子一样跳起来就跑,反倒是李孟有些茫然,看着散落在四处的草袋子,这可是将近两千斤盐,难道就这么丢掉。

      稍一迟疑,猛觉得被人拉了一把,身体不稳,听到身后赵能在那里扯着嗓子大喊道:

      “傻子你傻了吗,快跑!这是盐狗子。”

      就这么跑回去,薛家所这些军户还有胆子出来贩盐,自己就在那薛家千户所穷苦一辈子,再过几年,或者是饿死,或者是死于兵灾?

      或者还是死在这里,也许还会穿越回去,也许就是彻底死亡,一了百了……,一了百了也好。

      来抓私盐的这些盐丁越跑越近,李孟甚至能看到他们脸上兴奋到扭曲的表情,这些盐货白白落入他们手中,天上掉下来的钱财,当然是高兴。

      这些盐丁都是巡检纠集起来的无赖地痞,仗着巡检的权势横行乡里,李孟这一个月的所见所闻知道,这些盐丁的作为已经不能用鱼肉百姓来形容了,对着无辜百姓军户的作为,分明是在糟蹋良善。

      李孟已经是看开了,不过他心里也下定了决心,就算是自己死,也要拉上眼前的几个混帐一起下地狱,少几个祸害对薛家所是好事。

      还有十几步就到跟前,李孟随手拿起边上的一根扁担,站在小道的中央,身体稍微右转,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已经跑出几十步的赵能回头一看,却发现李孟没有动弹,反倒是站在道路中央,拿这个扁担,对方七个人拿着单刀铁尺,你拿着一个竹板的扁担,能挡住什么,忍不住大喊:

      “李孟,不想活了吗,快跑!!”

      李孟好像是没有听到他说的话一般,两臂收在身前,右臂弯曲握着扁担的后端,左臂斜前伸握着扁担的中段,前端翘起,身体缓缓的前倾,看起来就像是吓傻了一样。



    下载地址:http://XIAHAO520.7958.com/down_11966054.html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1 21:50 , Processed in 0.04429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