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非法捕捞,警惕

[複製鏈接]

16

主題

1

好友

104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5 天前
  • 簽到天數: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683
    威望
    104
    主題
    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今年4月份发布的一份内参报告,揭示出问题的严峻性。报告称,“近年来,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市已成为异地执法的高发地。民企遭遇“远洋捕捞”的情况在浙江也很严重。2024年9月,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在杭州专门举办了一场“远洋捕捞”现象研讨会。
    文 |  李显峰

    “趋利性执法”“远洋捕捞”等产生破圈效应,两个月以来,几度成为刷屏热词。

    “远洋捕捞”这一渔业术语被法律人借用,特指“异地趋利性执法”,形象而又精准地戳中利害。出于利益驱动,部分地区的执法机关在管辖权有争议的情况下,违法违规异地抓捕,超范围查封、冻结、甚至划转外地民营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此现象愈演愈烈,已引起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的警惕。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今年4月份发布的一份内参报告,揭示出问题的严峻性。报告称,“近年来,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市已成为异地执法的高发地。以广州市为例,自2023年以来,朴朴、壹健康、九浚等近万家企业遭遇异地执法,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而且大部分案件存在较明显的逐利性执法动机。”

    该报告提到的“壹健康”,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实现24.23亿元收入,2023年6月底提交申请赴港上市,2023年10月,河南省焦作、商丘两市公安局以该集团企业涉嫌诈骗为由,出动1600多名警力到广州进行“远洋捕捞”。原本公司涉案总金额只有60多万元,但两地办案人员先后冻结该集团子公司相关账户64个、冻结资金7.58亿元,传唤261人,刑拘带回河南省的就有38人。此案发生后,“壹健康”被迫撤回赴港上市的申请,并因资金问题导致工厂停工、生产停摆、经营难以为继、员工工资难以发放,集团业务陷于瘫痪,至今未能恢复正常的生产和运营。

    民企遭遇“远洋捕捞”的情况在浙江也很严重。2024年9月,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在杭州专门举办了一场“远洋捕捞”现象研讨会。二十多位来自经济学界、法律界、新闻界、企业界的学者专家参加了该次会议,分析 “远洋捕捞”现象的因果,探讨破解对策。

    作为小商品集散地的义乌市,拥有小微企业无数,却频受异地执法影响。以至于,义乌公安不得不公告,“对于一些过度执法、选择性执法,义乌公安将不予支持,并将认为具有过错的情形,上报相关部门,由主办方承担相应执法活动的责任。”

    “远洋捕捞”的大网,无远弗届,北京作为首善之都,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在全国首屈一指,但同样屏蔽不了外来的“捕捞”。就在前不久,12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公安局对“竞技联盟德州扑克APP涉嫌开设赌场”案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原因是“没有犯罪事实”。这也是一起典型案件,涉案被“远洋捕捞”的,即是北京的民营科技企业。

    “捕捞”内外有别,远近有别。与“远洋捕捞”对应,有个词叫“近海捕捞”,亦可代指对本地企业的趋利性执法。

    其实,浙江、广东司法机关正在办理的涉企案件也不乏“远洋捕捞”的案例,“互相捕捞”。比如,武汉常相伴公司就在网上发文,控诉其遭遇广东顺德警方“远洋捕捞”,3亿元资金被“违法转走”,此案目前正在一审程序当中。

    遭遇“远洋捕捞”的企业,常见的案由有诈骗、开设赌场等。笔者最近接触到黑龙江省鸡西公安办理的深圳乐播公司涉嫌电信诈骗案件。该公司运营多款社交软件,用户1000多万。在鸡西市只有一个报案人且有钓鱼执法嫌疑的情况下,鸡西公安于2022年立案,将个别用户涉嫌诈骗案件牵连扩大为平台公司涉嫌诈骗案,跨省到深圳抓走公司创始人尹某及高管、员工共27人,指控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经此折腾,乐播公司彻底瘫痪。

    此外,非法经营、传销这类原本规定就很模糊的罪名,更是几乎成为了趋利执法的“武器”:一方面,这类罪名规定模糊,非常容易认定;另一方面,由于这类罪名不存在“被害人”,涉案财产的“没收”去向也颇有深意。

    笔者接触的广西某地法院正在一审审理的传销案件中,相关机关甚至先查封涉案财产,后寻找管辖连接点、确定主犯,呈现出为查扣财产而对传销立案的吊诡局面。

    虽然非法传销类案件的涉案金额往往动辄数千万乃至数十、数百亿,但相关案例中这类罪名却几乎没有无罪的情况,甚至比其他重大案件还要难以纠正。蔓延之下,许多工商行政机关也开始以查抄非法经营、传销为名跨省查封相关企业,且抄没金额极为巨大,对各类经营良好的企业形成巨大威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1-1 13:35 , Processed in 1.01892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