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5部关于人性及心理电影

[複製鏈接]

176

主題

92

好友

821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該用戶從未簽到

推廣值
0
貢獻值
264
金錢
2468
威望
821
主題
176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文明人 中學生 回文勇士 女生勳章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樓主
發表於 2011-8-26 15:47:06
15部关于人性及心理电影

1、美国电影《浪潮王子》
剧情简介:由于不愉快的童年经历,汤姆兄妹三人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压抑和愤怒造成了巨大的悲剧:哥哥由于反对政府的政策而失去生命,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汤姆变得愤世嫉俗。影片以移居纽约的妹妹自杀未遂入院而开始,她的心理医生苏珊要求病人的家属帮忙了解早期的经历和遗忘的创伤。有着三个女儿的汤姆离开了自己的家,只身来到纽约。然而,面对愤世嫉俗和心理防御很强的汤姆,心理治疗的困难远远超出苏珊的意料,并且苏珊也有着自己现实的家庭问题,她几乎要以失败告终。最终,在苏珊锲而不舍的精神鼓舞下,终于使汤姆说出了一个源自童年的恶梦,一段惨不忍睹的经历,一个背负沉重痛楚的人生,一件伤痕累累的家庭秘密被揭露。
    影片《浪潮王子》由芭芭拉.史翠珊导演并饰演心理医生苏珊。该片获奥斯卡七项提名;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
解析:任何人的生命过程中,遭受创伤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创伤和糟糕的经历,如果我们掩饰、回避、歪曲、否认、投射、逃避,结果总是越要忘记,越是纠缠不休;总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面对,接受和放下过去,进行创伤后的心理治疗;如果我们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并使其得到安抚……
2、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剧情简介:1948年,当马修——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时,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所震惊,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的管教象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们的冲动。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仁爱、友善、宽容的极致是让所有的观众眼中充满喜悦的泪水。
此片于2004年3月在法国上映,一个月时间已经有近600多万人进入影院,并创造了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这意味着什么呢?一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任何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是用唤起心灵的共鸣来获得成功的。
解析:荣格说过:音乐是一座架在自我和精神之间的桥梁。随着歌声,伴着手势、节拍,孩子们眼神里流露着自豪和获宽恕的喜悦,以及前所未有的无言感激。合唱改善了纪律,音乐直至孩子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被关爱、被呵护、被抚慰、被倾听、被接纳、被理解、被肯定,希望带来无比的勇气;一步步战胜了压制、欺辱、控制、被遗弃……
3、美国电影《灵异第六感》或《鬼眼》 The Sixth Sense (1999)
剧情简介:麦坎医生是一名杰出的儿童家庭心理学者,帮助过不少问题儿童走回正路,也因此获得市政府的表扬。不料,一名曾经接受过麦坎医生治疗,但未成功的少年却闯入麦坎医生家中,枪杀医生后,再举枪自尽。一年后,麦坎医生再度面临一件与自尽青少年相似的病例。医生决定再试一次,帮助这名叫做柯尔的小男生。柯尔拥有对鬼魂的心灵感应,长久以来饱受鬼魂的困扰,让他十分害怕。麦坎医生决定帮助柯尔,一开始却不为柯尔所接受,因为柯尔认定没有人可以帮助他脱离现状。在麦坎医生的努力和坚持下,柯尔终于打开心房,让医生了解自己的问题,也慢慢地接受他的建议。在治疗柯尔的同时,麦坎医生发现自己的婚状况出现问题,他认为自己因为工作而冷落了妻子。
  柯尔在医生的治疗下逐渐接受自己拥有对鬼魂的心灵感应的事实,并通过帮助鬼魂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情,自己的恐惧与害怕也消失了。就在麦坎完成对柯尔的治疗回到妻子身边时,妻子正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电视里播放着他们结婚时的录像。麦坎和睡熟的妻子对话。妻子问他为什么离开她?麦坎说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妻子一个翻身,将握在手里的戒指滚落在地板上。麦坎伸出手发现这恰恰是自己曾经戴在指上的结婚戒指。而今他的指上空空如也。他忽然想起男孩柯尔的话:他经常能看见死人,而那些死人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个时候,麦坎才惊人地发现……
解析:这是一部典型的“未完情结”影片,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做了一系列有关记忆的实验,发现人们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已完成工作的记忆,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蔡加尼克效应。既人们对已经完成的已有结果的事物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到的目标或事物总是记忆犹新。未完成的目标或夙愿会形成很大的能量和张力,趋使人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去释放完成。
4、美国电影《骄阳似我 Good Will Hunting》又名《心灵捕手》
  剧情简介∶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这引起了教授的注意,从此改变了这位匿名天才而从未上过大学的清洁工的命运。
这个可能是下一个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或小韦,他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看护所。经过数学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用尽方法来打开他的心结,但是许多被教授请来为威尔做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家,都被这个自负的、有着惊人的高智商的小子洞悉其心理,反被威尔羞辱、攻击,而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
  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桑恩?麦克奎尔,希望他来开导这个异常聪明而又前途迷茫的年轻人,而这位受人仰慕的心理学家能做到吗?他能开导这个前途汲汲可危的年轻人,能帮助他打开心灵拥抱生命吗?片中的女主角密妮?达伊尔一位年轻美丽的哈佛女生,吸引了威尔的全部视线。究竟威尔在众人的帮助下会不会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呢?
解析:桑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帮助和医治了小韦,其实在俩人的互动中,也受到小韦的影响,同时也修复了自己的创伤。有一些描述来比喻双方的关系:来访者/咨询师;受导者/辅导者;病人/治疗师;患者/医生等,有一位大师用“旅途的伙伴”来称呼这样的关系。那么这部电影也行直观真实地呈现了这样的关系。
5、美国电影《夜色》或《黑夜之色》
影片简介:年轻的心理医生比尔因为病人蜜雪在他面前跳窗自杀,深受打击并失去了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为了抚平自己波动的情绪和创伤,他来到洛杉矶,找到他的老友鲍伯。鲍伯也是心理医生,他正带领着一个心理治疗小组,即将一些病人聚在一起,每周一训练他们能舒坦的面对生活和其他人际关系。但次日,鲍伯被残酷地谋杀了,身中38刀。比尔开始调查,同时偶遇一位年轻的女子露丝并与之发生恋情。在调查进程中,比尔发现小组成员都与一名叫邦妮的神秘女子有关,比尔找到了邦妮发现就是露丝,同时还有一个身份是小组中的里齐(一个16岁的男孩),得知她患有三重分裂人格,并受人控制。原来控制露丝的竟然是她的哥哥,她的哥哥由于痛失自己的亲弟弟,于是强迫露丝装扮成已死的弟弟。当比尔发现了这一切,露丝的哥哥也开始向他下手了。本片的恐怖、神秘、紧张的气氛主要通过音乐及悬念镜头来切换呈现。
解析: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这是一部经典的心理治疗教学片,心理创伤的分离型人格障碍和集体治疗。
失落和分离是人生的痛苦之源,而死亡却是人类不可逆转的最大的分离,当亲人或朋友死亡时会给活着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通常我们会借由悲伤来哀悼失落宣告这种分离,并且将自己失落的内心重新定位才能继续我们的人生,然后在哀悼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因素阻碍悲伤的历程,遗留下一些没有解决的悲伤,就造成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或困扰。人们需要适度的宣泄和疏导才能真正体验到悲伤,最终走过悲伤。
6、美国电影《断臂山》
剧情介绍:美国西部美景怡人的山区之地——断臂山,两个年轻牛仔恩尼斯、杰克为找工作在此相遇。恩尼斯早年父母车祸双亡,由哥哥姐姐扶养长大,18岁开始挣钱养活自己,形成了寡言少语的性格。杰克健谈且骑术高超,但其父总是不满意儿子所做的一切,致使他宁愿给苛刻的农场主到断臂山去放羊,或参加牛仔竞技比赛,也不愿意帮自己的父亲干活。
断臂山深处人迹稀少,高山牧场放羊工作单调艰苦,不时还会遭受熊狼野兽的袭击。彼此交流相互了解的人性本能,促使关爱的渴望复苏,终有一天激情刺破隔膜,爱注入彼此的心灵深处。恩尼斯和杰克的爱情开始于美丽的山区之地,慢慢深植于崎岖的峭壁和山崖,攀上陡直漫长的山坡,从广阔的天空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
两人初次分手后的四年中,尽管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但彼此都不能忘怀植根于灵魂底部的爱情。再相见,知道已是生死相约。以后的每次见面,杰克总是激情地驱车十四个小时而来,恩尼斯总是拿着从没使用过的约鱼具作为掩护,一次次回到他们的天堂,以为可以地久天长。二十年过去了,变的是俩位男人的容貌,两家长大的儿女,恩尼斯的婚姻;而俩人的爱情依然,压抑的释放依旧,相聚后的分离总是断肠。一天,恩尼斯接到杰克妻子的电话,杰克死于非命,恩尼斯痛不欲声,但他知道,杰克要与自己永生共死在断臂山……
解析:
1)、如何看待同性恋?
同性恋属于少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人们选择吸烟或选择单身一样,既不伤害人,对社会也不会产生直接影响。福柯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存在的风格,一种存在的形式,是一种生活艺术。(福柯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结构主义大师,被誉为是“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
2002年6月,布什总统签署法案,同意在“9?11”事件中丧生的执法官员的同性伴侣可以获得遗产,2002年8月15日,纽约市地方议会批准了同性婚姻法案,正式确立了同性伴侣的婚姻地位。相继瑞典和丹麦也承认这种关系。
从历史和跨文化研究看,凡是人口增长压力较大的国家,对同性一般采取比较宽松的态度,中国有这样的倾向。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残酷迫害同性的记录;从未有人因同性恋活动被判死刑;公众舆论对同性恋一向比较温和(文革除外)。据统计,男女同性人口在中国人口中占到3%至4%,也就是约有3900万到5200万人(资料出自李银河《说性》一书)。
2)、与同性恋概念相关的领域——友谊
福柯说:“自古以来,在多少世纪中,友谊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方式,人们从中拥有某种自由和某种选择,友谊同时也具有强烈情感的关系。”
费孝能也提到过中国社会男人之间的关系中的友谊,他发现,男女之间的关系是相当拘谨和有市面上诸多禁忌的,而在男人们之间却存在着一种近乎兄弟情谊的亲密关系。
心理学博士曾奇峰对男性友谊的几点看法:①男人需要从别的男人身上,获得对自己的性别的认同,互相加强男人气概;②人性中有一种先天的攻击性力量,这种攻击性在男人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男人需要通过在男人之间进行一种“娱乐性的攻击”,来释放其攻击性;③从某种意义上讲,男人更容易受伤,因为社会对男人要求多一些、高一些,而且,在他们脆弱的时候,表达的途径也不如女人的表达畅通。从更深层说,男人接受另一个男人的关心,会让他隐约地感到某种程度的父爱。父爱是一种强有力的爱,在强大父亲的照顾下,会感到无比的安全;④再好关系的男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在友谊的平台上的竞争,是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温情的。
由此得出结论,男人与男人的友谊,可以比男人和女人的爱情更深厚一些。
3)、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同性恋比异性恋更接近人的心理天性一些
曾奇峰博士认为:人一生下来,在心理上是你我不分、男女不分的。四岁之前,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共生和自恋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只爱自己和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们会认同跟我们一样的人;即使别人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也会从心理上把他们变得跟我们一样,然后再认同。认同之后,我们才会爱他们。这就是同性恋的原始状态。四岁之后,性心理开始萌生,慢慢地我们才知道性别的差异,如在正常发展情况下,就会形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心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从同性状态进化到异性恋状态的。
7、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剧情简介: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因此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徙刑,成了肖申克监狱的重罪犯,这意味着他将在肖恩克监狱中渡过余生。在狱中,好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慢慢地他与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帮助,成为好朋友。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恩克监狱长沃登洗黑钱的重要工具。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看似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两个月的严重惩罚。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不惜设计害死了知情人!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对阿瑞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到时你就知道是什么了。”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原来二十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鹤嘴锄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安迪出狱后,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并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里边挖空的部分放这一把几乎磨成圆头的鹤嘴锄。
阿瑞获释了,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信和现金,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了。
解析:我们潜在力量有多大?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漫长黑夜孕育着希望,人类追寻生命的意义。故事与其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安迪成功越狱、重获自由,倒不如说是安迪从灵魂到肉体获得拯救的过程。安迪的救赎 ——个人和群体的灵魂拯救。这部电影所表现的深刻,是说这部片子触及到了人类灵魂最深处的东西,它反思的是一个关于希望与绝望、灵魂救赎的深刻的主题。在这部影片里,想要表现的是谁对谁的救赎呢?如果非要有一个答案的话,我认为是:希望救赎自由,自由亦救赎希望!
8、美国电影《燃情岁月》(又名《秋日传奇》)
剧情简介:骑兵上校威廉厌倦了战争,带着不堪忍受艰苦环境妻子抛下的三个儿子(艾尔弗莱德、塞缪尔、特里斯坦),在一处偏僻的山区开垦牧场。三兄弟长大性格各异,麻烦的是三个人都爱上兄弟之一中塞缪尔的女友苏珊娜,而苏珊娜又被气质独特的特里斯坦吸引,四个年轻人在痛苦中压抑各自的情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特里斯坦眼睁睁地看着塞缪尔死去,而无法面对他所深爱的苏珊娜。苏珊娜心灰意冷,最后不得不答应嫁给艾尔弗莱德。特里斯坦也娶妻生子,但妻子不幸被误杀,苏珊娜一直对塞缪尔有深深的内疚,又对特里斯坦妻子的被杀痛苦万分,她忍受不住这样的折磨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解析:燃情年代激情岁月,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国西部生活,带给我们视角的冲击及对亲情、爱情、人性的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音乐这一大亮点。配乐出自后来为《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配乐作曲的詹姆斯.霍顿的手笔。詹姆斯.霍顿擅长运用乐器独奏与乐队组合衔接旋律,常常将人带入到一种十分悠远的境界中去。如采用日本洞萧这项音色十分古老萧瑟、深邃苍莽的乐器,来塑造主角“传说”般不可捉摸,狂野悲愤却又浑然天成的形象,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飘忽不定,时而呐喊悲呜,时而沉吟低语,可以说是詹姆斯?霍顿这种手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表现。全片的音乐出现的各个主题,从恬静淡雅到悲愤感慨,旋律上无不精雕细琢,唯美动人,交织出一篇又一篇悠然神往,扣人心弦的乐章,即使是两段描写战争的音乐,战鼓如云,干戈交迫,气势悲壮磅薄,但在旋律性的表现上依然可圈可点,无可挑剔。日本洞箫独特音色的脉动与呼吸,加上管弦音乐细致唯美的深情款款,挥洒出一页无垠原始的无情荒地有情天,使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9、美国电影《情夫——Lover Boy》或《爱情少年》
剧情简介:艾米丽是一个在童年时代由于父母亲“可怕的排他性真爱体现”而被忽视的女孩。艾米丽曾经幻想拥有一个完美的母亲,成人后企盼能够得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宝贝,以补偿早年亲密依恋的缺失。经过一段疯狂的五次人工授精、与N个男人一夜情的日子,怀孕成功,却不幸流产,也许是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孩子不想来到这个世界上。终于在一个豪华酒店偶遇后来儿子的父亲,在那段真情的安抚后,男人留下了一份礼物,一个与男人同样名字的男孩保罗。曾经是缺失爱的女儿,如今变成了完全占有的妈妈。当儿子闹着要上学,不能独占、爱被分享、再次分离使得艾米丽的世界彷佛分崩离析。一个可怕的念头,一种对父母亲自杀的效仿,她带着儿子走上了不归路……任何偏执的、不健康的心理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艾米丽想要的不过是一份长久可靠的爱而已,可是她从出生到死始终没能得到,甚至在自己亲生的孩子那里也失败了,她是个很可悲的女人,然而她的可悲之处却使人深思。
解析:“母亲对孩子的爱,超过世界上所有的爱情”形成了艾米丽亲密关系的观念,“哪有象我这样爱孩子的母亲,爱情少年与美丽小姐一起同眠”这是艾米丽在与儿子毁灭前的一段内心读白。过渡的缺失需要过渡的补偿,当爱变成了占有和控制,爱变了味,爱着的人也变了态。
10、意大利电影《儿子的房间》   
剧情简介:意大利电影有现实主义的传统,此片也秉承简单朴实的风格,情节和技术都没有特别之处。但总有些什么,让你在回味之余,流连、驻足、并全情地投入,一如生活!
这是一部日记体影片,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并兼编辑和演员于一身的莫莱蒂主演,该电影获得第54届嘎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讲述一个中年心理医生因为儿子溺水死亡,而使一个美好的家庭陷入了危机关头。当看到深爱着儿子的遗体时,父亲压抑着自己的悲痛和哀伤,想用工作来转移深深的痛苦。做为一个心理医生,佐卫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病人的互动透露着一个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师的风格:不论病人呈现何种状态,如攻击、抱怨、哭诉等,他都能接纳、抱持和包容,把自己的感受如一面镜子一样反射给病人他自己的状态。然而,一个帮助过许多挣扎于心灵黑洞的人走向光明的心理医生,从此也深陷懊悔、思念、自责与绝望之中。
解析:片中不仅呈现经典的精神分析式的治疗场景,及弗洛依德式的躺椅;同时让我们看到,一个心理医生在面对自己的创伤和心理危机时的挣扎和调整;在危机时怎样对待自己的病人,又是如何走出自己的心灵创伤和困境的。影片给我们的启示是:治疗师既是一个专业与优秀的人,那是他的角色要求,但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一样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一样会遭受丧失和有痛苦体验、经历作为普通人所经历的一切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完全成长的人,因此也没有一个完全成长的治疗师。
11、美国电影《欲火凤凰》或《后街之梦》
剧情简介:男主人翁迪恩一家生活在纽约移民区的后街。迪恩靠帮人收债养活自己的妻子和3岁半的儿子,而妻子却因为他整日在外,自己独守空房还要面对有自闭症的儿子施恩的压力而红杏出墙,当迪恩发现妻子情人虐待自己的儿子,一气之下赶走了不忠的妻子自己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露西是名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她为了自己的病人施恩和研究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来到后街,帮助迪恩治疗小施恩,在与如同天使般的露西的朝夕相处中,迪恩学会了真爱的表达,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最终让儿子接受了自己。有一天,儿子终于开口说话了……朝夕相处的日子使得狄恩和露西也双双坠入爱河。就在救赎自己、洗心革面以迎接美好未来时,黑帮的魔爪再次伸向他们,其中还夹杂曾经兄弟般情意的朋友,他们能“凤凰涅盘”、能在烈火中重生吗?
解析:这部电影的主题讲的是孤独,以孩子自闭表现的孤独,投射出主人公一家的孤独。大部分心理疾病都源于爱的缺失,源于没有形成很好的依恋关系,特别是在生命的早期。当3岁的施恩不会用语言来表达需求或情绪情感时,我们看到他总是处于一个躁动和焦虑的情绪状态。治疗变成了一个重建亲密关系,重新表达和感受真爱的过程……
关于自闭症的治疗也可以从影片中看到,症状通常通过三方面呈现:1、人际交往障碍;2、语言交流障碍;3、兴趣狭窄,对无生命的物体感兴趣,刻板行为。这些被称为自闭症的三元份,也可叫自闭症的三元损伤,即社会交往、语言行为、想象能力的损伤。
电影女主角由美国著名演员波姬?小丝主演。
12、美国电影《28天》
一位颇有成就的女作家经常在酗酒中放纵麻醉自己,因而被送往一家康复中心强制戒酒,通过28天在康复中心的团体治疗,女作家开始和过去的自己进行痛苦的斗争,逐渐意识到自己酗酒的成因,最后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而获得真正想要的生活。
小组治疗技术介绍:
1、普遍存在性(universality)小组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治疗因素。许多病人在治疗开始时都会觉得自己的不幸是独特的,他们相信只有自己有可怕的经历,有禁忌、是虐待性的、自私有罪的等。如果其他成员暴露类似的想法和经历会有极大的安慰作用,并提供了“欢迎成为人类一员”的体验,被接纳和认同的体验。他们发现,原来大家很相似,彼此同病相连。
2、心理治疗结果的大量文献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治疗师的坦白会引起病人的坦白。在小组治疗中,非常明显的是:小组治疗师的任务之一是表现出小组成员以后可以作为模仿对象的行为。
影片中小组辅导者之一,在讲座中谈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酒精依赖者,突然发现那并不是自己需要的生活,那是一种几乎把自己推向死亡边缘的生活……而他现在的生活,以帮助像他以前那样生活在痛苦、混乱、困惑、无价值感和挣扎中的不幸者而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现在的他。传递的信息是:人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你愿意改变,自己就是个榜样。
13、美国电影《飞行者》
剧情简介:影片中男主人翁霍华德?休斯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一位出色的飞行家、飞机制造商;一位让好莱坞天翻地覆的电影制作人。他是那个时期的幸运儿,拥有无尽的财富、机遇和实现的梦想。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倍受强迫行为症折磨一生的病人。休斯的父亲是个石油商,父母亲在他少年时双亡,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霍华德?休斯强迫症的成因:
影片的开头,一间很大的房子,昏暗蒙胧的灯光下,母亲一边用肥皂在给小休斯洗澡,一边让儿子不断重复着“隔离(Quarantine)”这个单词。妈妈双手捧着小休斯的脸说:“你并不安全”,同时伴有不安的表情及情绪。那是1913年,美国正遭受着霍乱、伤寒等瘟疫的肆虐,当时死了很多人。
休斯的母亲是一位生性敏感、十分关注健康、有很深不安全感的人。在休斯参加童子军军团期间,母亲写信给军团长官要确保儿子不接触任何有传染病的人。母亲总会问休斯:“你觉得自己有哪里不舒服吗?”这种过度关心健康,使他从小就意识到细菌和虫子之类的东西会导致健康问题,不安全感深深地根植于内心深处。遗传因素,家庭教给他错误的观念,令他过分的担心,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的倾向导致了他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他反复地洗手,用纸和手绢来隔离一切可接触到的东西。
   强迫行为症状表现:
OCD指强迫行为症,从大脑生物方面解释为一种大脑神经的失调,包括思维方面。主要有两方面的症状:①思想受到困扰,会令你想到所不愿去想的事情,会令你产生恐惧,令你害怕某些不好的事情可能发生,并且你无法控制;②由于这些恐惧,人们会做出某种强迫性行为举止,而且不断重复,为的是缓解内心的极度恐惧感及焦虑。这是个恶性循环过程,你若是试着不去想它,你反而越会去想它被它困扰。这就是强迫行为症典型症状——强迫与反强迫。
14、德国电影《香水》或《杀手故事》  
剧情简介:生之如味来,死之如味去.一切了无痕迹。这是一部让人看完后久久沉浸回味之中不能言表的电影。
主人公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从出生就是个奇迹。鱼贩母亲把他降生在贩桌下一堆腥臭的鱼肠垃圾上,然后一脚把他蹬到各种腥臭杂乱的残留物堆里,这是十八世纪巴黎最恶臭的地方。然而格雷诺耶发出的第一声哭喊救了自己的命也把母亲送上了绞刑架。一个出生于恶臭世界的男孩,却是个嗅觉天才,生命力极强的格雷诺耶能辨别世上几千种物质的味道。一天进城送皮货,突然格雷诺耶被一种特殊的味道吸引,那是来自一个年轻美丽姑娘的体味。那女孩醉人的气息令他神魂颠倒,令他享受醉迷,然而他却不能拥有,无意中他杀死了那个姑娘。
一个偏执的念头涌了出来,为什么他那般苦苦狂野地挣扎求生,他原本悲惨的生活现在有了意义、目标,有了更高的使命,他必须学会如何保藏气味,这样,他再也不会遗失这种超凡之美。于是,一个有着制造香水天赋、又恶名昭彰的杰出香水制作工诞生了。他所使用原料——女人的体味,只要是格雷诺耶选中的女子,他便不计一切代价将她杀害,将新鲜的尸体身上的香味提取,用来作成香水的材料,让这个香味永远只专属他一个人……
解析:一出生就被母亲抛弃的格雷诺耶,也许与母亲唯一的连接只有气味。现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把这种对客体(母亲)身体的某一部分,如头发、气味的兴趣称为“过度客体”。母亲的形象是一种漂浮的气味,尽管出生时只是臭味。格雷诺耶陆续杀死了十多名女子,每一次犯罪时都反衬出他的纯真、绝对、惶恐、羞涩及那婴儿般对体味的迷恋到无所不能的幻想,体味的收藏表现了他与母亲这个客体关系的连接和拥有。
15、美国电影《海上钢琴师》  
剧情简介:主人公“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轮船上的婴儿,从此他在轮船上长大至死都没有离开过半步,“1900”也成了他的名字。他的钢琴天赋是在他6、7岁时偶然一天弹奏轮船上一架钢琴被发现的,从此一发不可收,独特精湛的钢琴演奏技艺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并获得了“钢琴与海浪同舞”的赞誉。他海一般深蓝色的双眼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感受到其内在的生命律动,不管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都能随即创作出一曲新鲜、婉转动人的音乐,并且从未被刻录过。1900的一生中从未离开过轮船和海洋,他经历了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人生:能不能为了深爱的女人登上陆地?在客轮即将爆破之前是否选择离开还是与客轮同归于尽?本片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片之一,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似乎是一个悲剧,常人无法理解,一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师没有任何现实的理由,选择与船同归于尽。是导演故意安排?还是命中注定?也许换一个角度,从心理学入手可以更好的理解。
解析:“1900”这个名字本身暗示了他的身份,一个与生命传承无关联的名字,一个不知道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与任何人没有关系的人。然而,一个生命总要与什么发生点关系,才能证明他的存在。于是,钢琴、音乐、客船构成了与“1900”不可分离的关系。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2-28 11:14 , Processed in 1.02302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