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主板虽有极度高企的出口数据,但依旧无法扭转信贷滑坡,背后的内需疲弱问题令人担忧,此时面临逐日上行的全球输入型通胀,将是对中国央行调控水平的最大挑战,中国经济短期持续面临下行压力,建议维持上周五开盘前提示的低仓位回避状态不变。 市场将经历海外基本面预期的下修和流动性预期上修,通胀预期和美债收益率的拐点最终凝聚配置共识。交易层面,从公募基金配置结构再平衡的角度,当前机构显著低配的行业短期仍将受益于“填仓位”行情,如电力及公用事业、商贸零售、纺织服装、钢铁和建筑。同时,建议紧扣通胀预期和美债收益率趋势,把握配置节奏,建议提前布局通胀预期拐点。 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博弈,“拔估值”变得更难,但并不意味着超额收益的整体消失。2017年外资大幅增配消费类龙头资产开始,具有竞争优势、壁垒与深厚护城河的龙头公司被价值发现,并且在宽松的流动性下“核心资产”不断的扩容,包括半导体、新能源、光伏与部分周期成长,直至泡沫化。当“拔估值”变的更难,边际将更为重要,一个是好的资产未来能够超预期的好(被低估成长),一个是没那么好的资产也会有明显的改善(被低估盈利)。 本周美债10年期国债利率继续小幅上行突破1.7%而中债10年期利率则稳定在3.2%附近,但A股仍较美股及全球主要股指表现更弱,以“茅指数”、“创业板指”调整幅度更深。我们在3.7《风格切换,避闹取静》中提出历史上微观结构恶化往往会经历2或3个阶段,分别是估值消化、负反馈出现、业绩下调(或有);而近期绝对收益投资者降低或腾挪仓位,“热门股”处于阶段二的负反馈进程中。 春节前流动性有所缓解,高估值继续躁动,市场“以大为美”的投资偏好被发挥到了极致。但是春节后,美债利率快速上行触发全球高估值资产调整,万得全A回吐了2月至春节的全部涨幅。价值股涨幅靠前;高估值成长消费表现靠后。 一方面关注哪些股权激励公司具备多项历史上能够获得更高超额收益率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关注股权激励公司中的新股/次新股,公司上市后不久就进行股权激励刺激,锁定未来盈利增速,可能代表公司发展迅速。 A股春节之后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尤其是核心资产。部分投资者认为是美债实际利率的大幅上行导致了春节后市场的波动。但我们认为,更为核心的因素是大部分行业2019-2020年的估值扩张本应在2021年通过盈利逐步消化,却因为大量新发基金进场导致市场的核心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深度调整之后,当下市场的定价逻辑明显交回到绝对收益者手中,价值的安全线开始成为重要参考。 本周市场继续下跌,主要指数周线五连阴。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处于震荡磨底过程,投资者不必太过悲观。基本面来看,A股目前一季报预喜率超过96%,半数以上企业预计净利润同比翻番,主要受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今年以来大部分行业景气度回升的双轮驱动促进,我们预计A股一季度整体业绩向好,将为市场行情带来有效支撑。 站在当前时点,市场趋势性向上机会并未到来,“以守待攻”仍是当下最优的策略选择。市场风格上,我们建议继续回避高估值科技板块,转而配置周期板块,而前期跌幅过深的部分核心资产可能率先企稳。 ①2月18日以来市场下跌类似07Q1、14Q4,属于牛市中后期的回撤。②借鉴历史,这个阶段盘面冰火两重天,市场风格短期摇摆,调整结束后会延续前期风格。③调整需要时间消化,未来市场重新向上有望由智能制造引领,大众消费跟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