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大家都在看第十三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笔者发现有不少网友在调侃本次全运会运动员们的反手使用率明显比以前大多了,有“得反手者得天下”之说,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不管规则怎么改,现在反手有多强,最终解决战斗还得靠正手,所以还是“得正手者得天下”。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有自己的看法。以上两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了,毕竟现在不是小球时代了,还持后者观点者就out了,但不无道理。笔者这就把到底是“得反手者得天下”还是“得正手者得天下”分析个透彻。
1.小球时代 不论是小球时代、大球时代还是40+时代,“正手强反手弱”、“反手强正手弱”还是“两面均衡”的打法都是客观存在的(“两面均衡”在小球时代只是雏形),之所以说小球时代“正手强反手弱”可以立足而“反手强正手弱”难有所作为,是因为两者都有缺陷。究其原因,正手与反手技术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差太远,形成了特长与特短的关系。由于小球的缘故,双双带着缺陷生存杀伤力大的正手固然占优,小球时代对动力元素依赖大,球速快,基本前三板以前就已结束战斗,来回球较少。所以对运动员的正手杀伤力要求和依赖很高,正手一定要强,那时小球时代运动员普遍都是正手强反手弱就是这个道理,也有“得正手者得天下”之说。王励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2.大球时代 我们来看看自从2000年奥运后改打大球(40毫米)时的情况,“反手强正手弱”和“正手强反手弱”者都面临着球的速度、旋转、力量减弱了的新问题,正手的杀伤力明显不如以前了,这对前者影响不大,但对后者影响就大了,导致小球时代的优势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对相持能力的要求自然而然提高了,这时反手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前后脚的站位逐步地在悄然地演变。变成前后脚不那么明显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运动员基本上站位前后脚很接近了,说白了就是为了迁就反手,实现理想的正反手均衡打法的模式。因此正、反手均衡的打法逐渐盛行,早期的孔令辉和当时的王皓以及现在的马龙、樊振东等为最典型、最先进的正、反手均衡打法的代表人物,这是理想型的主流打法。然而,所谓正、反手均衡打法真的是均衡吗?非也!王皓是第一个被专业界公认为正、反手均衡打法代表,其实他的反手还是强于正手;马龙是继王皓之后被誉为国乒最全面的超一流选手,其实他的正手还是比反手强;樊振东则被誉为国乒最有前途的接班人,其实他的反手比正手更强。因此,在笔者看来,所谓正、反手均衡打法只是王皓、马龙、樊振东他们的教练很好地解决了正手与反手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差距肯定会有,只要两者不形成特长与特短的关系(差距不是相差太远),而是第一与第二的关系即可。那么,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就同样适用于“反手强正手弱”和“正手强反手弱”打法的运动员了吗?最终不都朝向均衡方向发展了吗?此时你还能说“得正手者得天下”吗?
3.40+时代 我们再来看看40+时代的情况,由于动力元素(球的速度、旋转、力量)进一步受到限制,正手的杀伤力明显更不如以前了,来回球更多了,对相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反手的能力越发显得重要,此时此刻,对小球时代强调“反手强正手弱”打法没出息之人很难自圆其说了。张继科和奥恰诺夫是典型的“反手强正手弱”打法的代表,张继科不如王皓和马龙的正、反手均衡打法先进却率先拿到了大满贯,说明了什么?还是笔者上面指出的观点,只要你能解决得好正反手两者之间的关系,不管你是“反手强正手弱”还是“正手强反手弱”或者是“两面均衡”的打法,谁都能立足于任何时代的国际乒坛。由此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国际乒联为什要两次改大球了吧?两次改大球把正手的杀伤力一而再再而三减弱,目的就是要反手的地位不断加强,势必运动员都会朝着两面均衡的方向努力,整体实力不就提高了吗?观赏度不也自然而然大大地提高了吗? 最后,不管“反手强正手弱” 还是“正手强反手弱”或“两面均衡”的打法都能在任何时代的国际乒坛立足,只要他们能解决得好正、反手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有同等夺冠的机会。笔者对正、反手两面均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那就是进入40+时代杀伤力普遍下降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对运动员正反手均衡的打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应体现在战术使用上。因此,正反手得分也将趋于均衡。这样,“得反手者得天下” 和“得正手者得天下”还能自圆其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