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之年。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扶贫工作的下一阶段重点将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上。而巩固现阶段成果,应对新时代,将更多地依靠建立长效机制,如何发挥公益组织的特长,将会是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长期从事扶贫政策和扶贫实践的研究。前日,李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节目《面对面》采访,分享了他自2014年以来,扎根云南省河边村,以实践探索长效扶贫的新路径。 河边村属于结构性贫困,这是一个没有富人的村庄,2015年,河边村人均收入4303元,同年人均支出为5098元,举村负债。村里没有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致富,现代市场经济却对他们产生了冲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贫困,必须把他们接入到现代的列车上”。截止到2018年12月,村里共建成47间“瑶族妈妈客房”,客房和餐厅累计收入近80万元。 此次采访李教授进一步阐释了河边村实践给今后扶贫工作带来的启发以及乡村振兴中的路径探索。他和他的团队在河边村探索并实践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中心”的扶贫方式正在帮助这个瑶族村寨逐步脱贫,走上乡村再价值化的一条新路。 李小云教授在河边村 【采访/观察者网 赵珺婕】 观察者网:谈及早年的河边村,您曾用了个词——“结构性贫困”,如何理解这一术语?与其他的贫困有什么不同之处? 李小云:很多人很容易地把贫困看作是个人失败的结果,你贫困是因为你不努力、懒惰等原因。这样的贫困,不是所谓的结构性贫困。结构性贫困是制度性的,比方说我并不是很懒惰,但是我没有机会去上学、我就业受到歧视等等。或者是说,我们由于制度性的原因造成了一种成长的差异、贫富的差异,这个叫结构性贫困。另外经济发展本身,也不是对于所有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举一个例子,目前的就业情况下,你如果没有一个高学历,你如果不会电脑、不会打字,你就很难获得一个很好的工作,你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的话,就不大可能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你就很容易陷入贫困。 而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不是因为他懒惰,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公平的机会。所以这样的贫困叫做结构性贫困。这和我们所讲的个人的失败而导致的贫困是不一样的。 2014年的河边村(本文图源/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现在的河边村
观察者网:除了结构性贫困问题,我注意到,河边村之前安排游客入住民居,是遵循所谓的公平原则,轮流来,结果这安排打消了认真建房那些人的积极性。而在其他地方的实际扶贫工作中,也有一些贫困户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有些网友认为,对于这类人,政府可以放弃;您认为扶贫所带来的这种道德陷阱,该怎么解决? 李小云:我们经常说扶贫不能给贫困户养成“等、靠、要”的习惯。我曾经讲过,扶贫不是致富。扶贫是底线工作,什么意思呢?扶贫是对那些处于极端状态的人给予援助。我们讲的极端状态,就是说对于那些生存出现问题、出现极端困难的人,我们给他救助。对于那些陷入在贫困陷阱里的结构性贫困的人,我们要通过消除结构性的因素,使得他们能够和其他人一样,能够公平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受益,这样的扶贫是很难出现“等、靠、要”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扶贫中会出现“等、靠、要”的现象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把扶贫泛贫困化。很多所谓的贫困群体事实上可能并不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群体。一旦有任何一个不是真正的贫困群体挤入到了贫困群体中,就会产生一个“挤入的外部性”。“挤入的外部性”的社会心理结果是,大家会发现我不工作,我还可以得到帮助,那我何必去工作,所以就会出现“等、靠、要”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