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跑步时脚底哪个部分先落地最好

[複製鏈接]

394

主題

1

好友

1587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4-10 13:04
  • 簽到天數: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304
    金錢
    3488
    威望
    1587
    主題
    394

    回文勇士 文明人 文章勇士 中學生 附件高人 高中生 男生勳章 附件達人 簽到勳章 文章達人 大學生 簽到達人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0-2-9 08:45: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跑步运动中,通常的姿势要求是身体重心略前倾,头颈部保持中立位,目光直视前方,肩部放松,双臂自然交替前后摆动,脊柱保持中立位,腰腹部收紧,双下肢交替前后摆动,双足交替发力蹬地。根据需要和自身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步频和配速,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步幅不宜过大,因为步幅过大会对脊柱和下肢造成过大的压力。
      正确的跑步姿势
      目前争论较多的一点是后足跑、中足跑以及前足跑三种跑步技术哪种最好,答案自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请跟随八度运动一起逐步解开三种跑步技术对比之谜。
      一、三种跑步技术运动轴(Rocker)不同
      由于三种跑步技术中足部率先触地的部位不同,因此在动力链上产生三个不同的运动轴,分别是后部跑中的足跟轴(Heel Rocker),中足跑中的踝关节轴(Ankle Rocker)以及前足跑中的前掌轴(Forefoot Rocker)具体见下图。

      二、三种跑步技术的肌肉活动和关节压力不同
      1.后足跑:此种跑法脚跟先着地,膝关节由伸直位过渡到屈曲位,股四头肌产生离心性收缩,因此对膝关节产生了较大的负荷。另外由于踝关节的势能储备不足,不利于后期蹬地发力,相对跑步速度较慢。
      2.前足跑:此种跑法前脚掌先着地,小腿三头肌产生离心收缩,起到势能储备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后期蹬地发力,相对跑步速度较快,但是对于小腿后肌群的离心力量和向心力量要求均较高。
      3.中足跑:此种跑法整个足底同时着地,此时整个下肢肌肉募集情况相对较平均,相比于后足跑减少了对膝关节的冲击,同时也降低了对小腿后肌群的力量需求。速度介于后足跑与前足跑之间。

      1.后足跑:足跟落地点将吸收三倍于体重的冲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反复的过度使用,足底筋膜和脂肪垫的缓冲能力将下降,从而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另外由于后足跑时,膝关节应力较大,也易引发髌股关节综合征。

      2.前足跑:前足跑中需要小腿三头肌提供更多的力量,因而容易导致小腿三头肌的负荷过大,从而易引起跟腱病或是小腿三头肌拉伤。


      3.中足跑:相对平衡了后足跑和中足跑的优劣势,因而损伤的风险相对降低。
      尽管进行了三种跑步技术的简要对比,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哲学中关于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同样适用于跑步运动。由于儿童生长发育时期运动习惯的差异性(试想一下,有多少人会去教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如何跑步呢),后天居住环境和运动环境的不同,以及既往运动损伤后(如脚踝扭伤、肌肉拉伤等等)出现的运动模式自主性代偿调整,每个人的跑步姿势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在讨论跑步姿势时(如同同一棵树上的树叶),求大同,存小异,适合自己的也便是最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按這成為會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 17:25 , Processed in 0.0200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