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8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狂人挑战极热极寒马拉松 北极圈跑步赤脚攀登珠峰

[複製鏈接]

49

主題

3

好友

1050

積分

高中生

Superman 霸气外露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2-24 15:56
  • 簽到天數: 1226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376
    金錢
    5930
    威望
    1050
    主題
    49

    男生勳章 簽到勳章 文明人 回文勇士 中學生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高中生 文章勇士 簽到達人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14:17:55
                          马拉松赛虽然艰苦,但如果在全球范围内扫描一圈的话,还是会发现一个繁荣的马拉松市场。海拔高度、现场气温、赛道难度、名人捧场……这些都可以成为一场马拉松赛的特色,不过若是按荷兰人维姆·霍夫的标准来划定参赛门槛,恐怕全世界都很难找到勇士来舍命陪君子。

      2011年12月,非洲,纳米比亚的一处沙漠地带,在高达50摄氏度的环境下,维姆·霍夫完全了一个42.195公里的标准马拉松——全程他居然滴水未进!

      这是一场仅有霍夫一位选手参加的马拉松测试赛,除了驾车陪伴其全程的摄影师和医护人员外,这个荷兰人可谓是一个人在战斗。而这场马拉松之所以引人关注,除了“全程滴水未进”这一寻常选手万万不敢尝试的禁区外,还有便是霍夫那大名鼎鼎的“冰人”外号。

      2002年,这个荷兰人仅着泳裤跳入北极冰下,创造了当时冰下游泳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80米。自从有此惊人之举后,霍夫便与冰雪及各种超低温挑战结了缘,比如赤脚攀上珠穆朗玛峰,又比如把整个人埋在填满冰块的容器里——截至目前,他还保持着18项超低温环境下的世界纪录。

      看“冰人”如何在高达50摄氏度的环境下跑马拉松,如此反差实在抓人眼球,更何况霍夫还提出了一条自虐要求——在跑完42.195公里的过程中不进行水分补给。

      马拉松赛对选手的要求很高,在长距离的跑动过程中人体水分流失加剧,再加上沙漠的高温环境,人体就更容易脱水。世界上倒也不乏打着“最热”特色的超级马拉松赛,比如每年7月在美国死亡谷举行的“班德沃特超级马拉松赛”——参赛者必须在60个小时内完成217公里才能赢得一枚纪念章——但别人可都会在赛道沿途设置更多的饮水及食物供给点。

      在跑完全程后,“乱来”的霍夫马上就被守在一旁的医护人员给包围了。根据医生的检查,一场马拉松跑下来,滴水未进的霍夫轻了6.35公斤,其中体内水分流失达到5.2升(1升水重1公斤)。然而通过对心率、血压等基本人体指数的监测,尽管霍夫被自虐得够呛,但他的身体状况还属于正常。

      “跑步的过程非常艰难,在跑了前10英里(约16公里)后,我的双脚已经被鞋子磨出了血泡,这让我在后面的路程不得不把速度放得很慢。又因为没有在跑的过程中喝水,所以我的感觉就更挣扎了。结果我的身体开始脱水,你们可以看到,我的手和脚跑到后来都肿了。”52岁的霍夫在跑完这段艰难的马拉松后说道。

      这不是霍夫的马拉松初体验。2007年1月,他曾赤脚在北极圈内跑完了半程马拉松(21公里),当时户外气温降到了零下35摄氏度,而他全身的御寒衣物仅仅是一条短裤。不过比起冰雪环境下的长距离跑,现在霍夫的自虐功力实在是又提升了一步。

      当然,专业人士提醒,霍夫之所以敢渴着跑完马拉松那是因为其体质特殊,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大胆尝试是绝对不值得推荐的。“目前看来,他拥有一种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他的心血管系统也能自我适应,并他的体温保持在37度左右。这就是他为什么不怕冷也不怕热的原因。”荷兰圣瑞德邦德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位专家这样解释道。

      其实直到现在,霍夫的身上仍有一些未解之谜。为什么他能在赤脚且仅着一条短裤的情况下攀上珠穆朗玛峰,却没有失温症状,也没有患上冻疮?自从出名后,为了配合研究“冰人”就成了医院和研究所的常客,医生对他下的判断大致都是体质异于常人,属于特例。不过,如果让霍夫本人来说,他就会对精神控制力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来。

      “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让自己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道数学题上,那他肯定很快就能解题。一样的道理,当我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一起时,它就成了一股力量,而我已经学会如何来使用它了。”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迹,霍夫是这么理解的。

      25年前一时冲动跳进雪地里

      25年前的一个冬日,霍夫正像平常那样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公园里活络筋骨,身旁还跟着一个朋友。他们一边聊,一边在公园的步道上慢慢走着。荷兰林堡省的西塔德,那是霍夫从小生活的地方,他熟悉那里的冬日气息,直到一股冲动涌上前,他都没觉得那一天会有什么特殊的事发生。

      “突然,我看到了雪地,在那一刻它看起来真的很吸引人,所以我马上就脱下衣服躺了上去。”霍夫发誓,在那个让所有人惊讶的举动里没有一丝酒精的怂恿,当时他的头脑是完全清醒的,所以事后才回忆得起“大概在雪地里躺了30秒”。

      在同行朋友略带疑惑神情的护送下,霍夫回到了家。前者把这个意外理解为同伴大脑的一时“短路”,没多久便抛到了脑后。但对霍夫来说,既没受寒又没感冒的结果却让他有了额外的想法——也许这不仅仅是傻人有傻福那么简单?

      “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有意识地给自己做起了抗寒训练,而那些原本让人觉得寒冷的东西对我的吸引力也是越来越大。”霍夫惊喜于自己的发现,那感觉就像是蜘蛛人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对自身的超能力有了觉悟。

      2002年,霍夫终于圆梦去到了北极,那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再也不用为营造低温而耗电耗能了,一切都是纯天然的。在一群裹得严严实实的摄影师、吉尼斯协会成员以及医护人员的陪同下,霍夫尝试了不少“极限运动”,比如在冰水里游泳、憋气,在冰面上赤脚跑步等等。当然,那次北极之行的最好成绩就是他创造了当时冰下游泳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80米。

      在体验过极地环境后,霍夫的胆子可算是真的放开了。2004年,他在助手的帮助下将自己埋在一个被冰块填满的容器了,仅露出头部,创造了当时全身触冰的世界纪录——68分钟!在那会儿看来,霍夫简直就是在找死,“没有人能逃过这样的低温挑战,太危险了!”但结果,这个荷兰人不仅安然无恙地从容器里出来了,而且其“冰人”的名号也就此传扬开去。直到今天,在严寒时节选一天“冰镇”自己仍是霍夫最拿手的好戏——去年11月,他已经把该世界纪录的时长提高到了112分钟42秒。

      低温奇迹 “冰人”归功冥想术

      科学能够解释通常情况下的案例,但对某些个案,有时专家也只能两手一摊,将解释权留给未来。就拿霍夫来说,52岁的他一直身体倍儿棒,但问题是,他所干过的那些事儿又岂是“健壮”二字就可以带过的?

      胡迪·弗莱克森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失温症的专家,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他一直坚持着对霍夫的跟踪寻访。又因为与Discovery频道的长期合作,他已经是“冰人”的老朋友了。“通常情况下,人长时间处于酷寒环境中会患上冻疮或失温症。当体温低于32摄氏度时,人体的各项功能会开始停止,可能在几分钟内死亡。但显然,霍夫是个特例……最典型的研究情况是他的全身触冰挑战,在被埋冰中的情况下,他的身体应该不可能再制造出额外的热量,但这又该怎么解释他总能安然无恙呢?”

      当生命体征的数据收集无法解开谜题时,霍夫给出了一个解释,认为自己曾修习过的一种冥想术在其中起了作用。“思维和身体是相通的,通过Tummo(一种冥想术),也许我可以让自己的身体自发地产生热能。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让自己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道数学题上,那他肯定很快就能解题。一样的道理,当我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一起时,它就成了一股力量,而我已经学会如何来使用它了。”

      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总会备受质疑,霍夫的这一解释也不例外,相比之下,专家们似乎更愿意相信他是天赋禀异。“人体应对寒冷或刺激的正常反应好像完全被排除了,你在霍夫身上看不到这些,而且这绝对不是靠意志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们是不可控制的。”

      看来,霍夫的“低温奇迹”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解密了,而“冰人”对于酷寒环境的热衷也不会因此止步,所以还是让时间来证明吧。

    Cristiano Ronaldo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4 04:23 , Processed in 0.02180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