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方一贯是把文学成就作为主要评判标准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赫塔·米勒没有国际知名度、缺乏广泛的读者群,抑或没有与“世界头号文学奖”相称的接受度,所以人们认为她能获奖,更多的是因为政治因素——由于她在齐奥塞斯库政权下的不合作态度,以及其作品对专制、野蛮、伪善持之以恒的揭露。就连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也在无意间指出了其中的政治意味:“特别是现在,”她说,“在那座墙倒掉20年之际,这是个非常好的信号。” 可问题在于,冷战结束已经20年,齐奥塞斯库夫妇早已不复存在,罗马尼亚也加入了欧盟,无论米勒还是瑞典学院的委员们,无需再去指控谁或推翻谁。事实上,米勒更多在描写自己,回忆过去。瑞典学院宣布,赫塔·米勒“以诗歌的凝炼和散文的平白,描写无所寄托的状态”而获奖。这个评价至少表面上看也是在谈论文学成就而不是政治。 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曾被颁发给著名的异见人士,如苏联体制的反对者索尔仁尼琴(1970获奖。作为苏联体制反对者获奖的还有加缪,1957;帕斯捷尔纳克,1958;安德里奇,1961),但抛开索尔仁尼琴的政治立场,他的作品难道不也足以在文学成就上夺魁?别忘了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也表彰了4位苏联体制内的作家或其同情者(拉斯克内斯,1955;萨特,1964;肖洛霍夫,1965;聂鲁达,1971)。 | ||
“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本身就是文学成就的一部分 表面上看,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很多作品中具有“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作家,而“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又经常和反抗政治压迫相关,所以难免会让人产生诺贝尔文学奖与政治有关的联想。但是“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终究不等同于政治,这两种主题本就是“文学之美”的一部分。 赫塔·米勒作品中那种“无所寄托的状态”深刻触及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共通困境,饱含着复杂而深切的痛苦——不见天日的痛苦,旁观他人痛苦的痛苦,由人及己的痛苦,对落入圈套、被逼迫、被摆布、被勒索、被戏耍、被分类、被羞辱之恐惧所带来的痛苦。对这种痛苦的刻画深深地击中了人的心灵,这就是文学价值之所在。 | ||
当然,任何正面甚至中性的评选都很难颁给“大奸大恶”之人 2001年的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成为难题,因为按新闻标准看,应该给本拉登,但本拉登这种大奸大恶之人,要是选上了会有很负面的影响,所以最后还是落选了。 上述这类中性评选都很难颁给大奸大恶之人,更别说诺奖这种正面意义的评选了。 |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78/) | Powered by Discuz! X2.5 |